皮草一直是华贵精美的代名词,但是现今皮草行业商品良莠不齐,一些追求品质的商家势单力薄,始终无法与低端跑团所竞争抗衡,如何让消费者买到既舒适又安心的皮草制品?这是该行业一直探讨的重点!
哥本哈根皮草一直都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着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尽自身最大的努力解决行业内部出现的各种问题,引领行业新规范。在未来,哥本哈根皮草将继续坚持这种理念,为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帮助中国皮草行业提高质量水平作出更大的努力。
我们有幸对哥本哈根皮草的三位高层进行了采访。
哥本哈根皮草首席运营官和执行副总裁 Søren Valentin
提问:2017年将采用冷库存储的仓储方式,那么冷库存储的优势是什么?Søren Valentin:我们的物流解决方案从拍卖行角度来说是我们的独特竞争优势,因为绝大部分的拍卖行以拍卖业务为主,我们的物流业务是一个很好的附加增值业务,会帮助我们提升在拍卖行这方面的竞争力,另外我们的物流解决方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保税物流仓,通过正规的第三方进出口公司,帮助很多行业里的中小客户去寻找到简单快捷低成本的正规进口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本身是价值比较贵的产品,整个物流过程中的储存条件都会对它的品质造成很大影响,我们的物流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客户的一个接受过程,但是在未来他们可以通过这个体验到更便捷,更高效的一个方式方法,然后逐渐的被他们接受,事实上这点从香港的冷库就可以看出,自从打开国内的冷库以后,我们香港的冷库已经有70%已经选择进入中国内地了,所以也可以看出客户在这方面也是有需求的。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它的成本会更低,因为它节省了很多的中间环节。哥本哈根皮草中国区总裁 崔溢云
提问:你好,皮草业在国内来说相对比较敏感且负责,能否介绍一下国内皮草原材料以及零售行业的特点?崔溢云:中国的皮草市场从产业链上来讲是相对比较完整的,从养殖到生产加工再到下游的零售消费,在中国它的复杂性其实是我们其他很多行业都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过去的十几年我们经历过一个飞速的发展,每年是两位数字以上的增长,那么在这个时期,一方面是中国的消费需求有增长,另一方面其实是我们这些中间的渠道拓展,从而产生了一些虚假的需求,使得上游的从生产到养殖等等,都被这种所谓的需求所影响,我觉得中国皮草市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它产能过剩,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两年皮草价格大跳水,从一万多到几千多都有,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倡导作为中国皮草的消费者,鼓励大家一定要去关注皮草原料的产地等等,因为它本身从保暖到使用寿命等等跟这些都非常相关,而这些不管从动物福利,还是品质等各个方向,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保障,从原料供应商来说,我们希望更多的消费者去关注这一点,从整个产业来说,现在是一个震动期,大家调整产能,但是在未来,我们也看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很多的生产厂家开始去接受我们国外的产品,同时更加关注他们的品质以及产品附加值。
提问:想问一下崔总,根据哥本哈根皮草的统计,目前中国市场在全球皮草消费量上占多少量级?中国各大省市中,那个省份是消费皮草最多的?崔溢云:其实中国目前是全球重要的皮草消费市场之一,我们在逐渐推广皮草的时尚用途,但是在御寒方面大家有传统的印象,皮草绝对是时尚单品中最保暖的,所以在相对寒冷的地区,皮草的需求都是比较大的,我们之前有俄罗斯市场对皮草需求非常大,那么后来中国也在逐渐的跟上,我觉得基本上中国要在全球占第二大的皮草消费市场,目前在中国地域内,还是常说的东北消费的比较多,东北女性一定要有一件貂皮,因为我们本身也做一些创意的、创新的工艺设计,和很多设计师合作,包括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场秀,是我们跟一些国际的设计师合作,包括国内的设计师,像谢峰老师等等一些合作,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不断的投入资源去不断的创新,能够带动产业链下游,我们的生产厂家、零售商,把更多更有创意的产品带到我们其他一线的城市当中,然后有更多的一些城市中的消费者不是因为纯保暖,而是因为它很时尚而选择皮草产品。
提问:皮草容易给人很贵很奢侈或者说很土豪的感觉,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崔溢云:今天看到这些款式相信你不会有土豪的感觉,有的你可能觉得很夸张,有的你就会觉得眼前一亮,所以我觉得皮草是一个天然的立体的面料,它的可以创意的空间非常大,因为二维的可做的变化很少,而三维你可以做很多很多的变化,我们其实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和平台,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国外学习回来,做独立设计师品牌等等,他们有非常多好的想法,我们作为面料的供应商,在国内也和很多的设计师开展合作,推出年轻的设计师系列,帮助他们走进消费者,我们希望通过年轻人的视角,年轻设计师对时尚的理解,帮助我们走出人们对皮草的传统印象,在更多主流城市更多人们享受到皮草保暖又时尚的感觉。哥本哈根皮草商业运营副总裁 叶朗哲
提问:您可以预测一下2017年皮草市场的前景?叶朗哲:从行业角度来说,作为行业里重要的一员,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从产业链的上游养殖户到下游的一些生产商、零售商,见到我们的时候都会问到对明年市场的预期,我觉得过去一年整个皮草市场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利润都是非常的低,尤其是养殖户会受到一些挑战,因为在各个环节利润都特别低的时候,返回到养殖户这边,他们整个的现金流也是相对比较困难的,但是预计到了2017年,虽然不是最完美的情况,但是会比2016年好一些。
提问:想问一下叶总,今天在会上建立的《中国皮草零售服务质量评价要求》团体标准,当时哥本哈根皮草是如何想要参与并建立这一标准的,然后参与这一标准的建立对公司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叶朗哲:因为我们在产业链的上游,然后参与这种产业链下游的活动,其实最主要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帮助这个产业链在终端的产品销售价格当中能有更多的附加值,像它的服务的附加值、设计的附加值、品质的附加值,而不仅仅只是通过它最初经过各个环节深加工以后的手工费去销售,希望它能有更多的附加值提供给消费者,因为在中国这个皮草的零售业渠道拓展的非常快,我们也希望帮助这些皮草零售商,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业务发展,去帮助这个行业拓展更多的消费者。
提问:我想问一下,怎么看待穿皮草和动物保护以及环保之间的关系?叶朗哲:我们这个行业跟其他纺织面料中的面料供料商相比其实要更环保很多,但是我们这个行业相对是一个比较小的一个细分的分支领域,我们可能没有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向消费者告知,我们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有很多好的故事跟大家分享,毛皮动物在养殖过程中用的是屠宰场的废料,每一件皮草产品的使用寿命是非常长的,而且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改款,不会创造过多的时尚垃圾。根据专业的调研,在毛皮面料的生产过程中,它所使用的自然资源和碳排放跟化纤的相比要少20%到30%,而且更重要的是皮草是一个生物制品,它放到环境中是可以被自然分解的,不像化纤的一些产品需要几百年才能分解,其实皮草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的,只有我们这个行业可能有时候声音不够大,没有给消费者传递一个更多的消费信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知道这个产品上游的整个产业链的信息,希望从动物福利、环保等各个方面都达标,这也是中西方共有的趋势,所以从这个行业来说,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而从动物福利上来说,如果我是一个动物的话,生在丹麦我会选择当一个水貂,至少比当一个小猪好很多,我们行业不像普通的养殖行业,我们是用动物的皮毛,所以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和动物福利是没有冲突的,相反对动物越好,最后售价才会越好,经济利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