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平等自由舆论的时代评头论足不过是家常便饭,无论一个设计师偏重艺术创作抑或商业牟利的一个新系列都必然有两化的极端评价,此次2017ss dior的秀所有剑锋如出一辙的指向Maria Grazia Chiuri(以下简称mgc)失去品牌本身风格,据我所知,Dior在mgc未上任之前或者说这近年来作为奢侈品的几个传统老牌之一销量不断下降,本身仅存少数的用户减之再减,简单来说,以前很Dior的时候你们都买了么?所以2017的新Dior又关你什么事儿?然后针对真正作为Dior的客户来说,难道你会因为它不够Dior而不买了么?时装的意义是艺术,于消费者来说,不就是为了好看年轻么?并无批判以往的系列不好,而是它们没有让富人掏钱,穷人做梦存钱也要购买穿上身上的欲望。当然你可以去购买Valentino,这种在外人看来[像]的本质你又何苦购买其一呢,更多山寨等着你。每个设计师无论再这么模仿抄袭,都会又不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否则他不会爬到今天你所能仰视的地位。假设一下mgc一味遵从Dior原本的风格而失去强烈的自我风格,相信大家的剑锋又会指向毫无创新,设计师个人风格之类的,总之,备受关注的品牌总会遭受乱箭抨射,而没有经过系统的品牌了解以及设计师的足够了解妄下的评论都无一不在强调你的愚蠢。所以,有人指责纸媒时代已过,用词官方,但句句针对作品阐述
当然了,因为你们该关心的不也是衣服本身么?按新时代说法,你会因为不被大多数人看好而放弃一个最貌若天仙品德兼优且深爱的女孩/男孩么?如果你活在解放前也许会,但,这是21世纪。同样,我相信大多数追Vetements的青少年不仅因为它仅仅被坎爷或者日日穿而被追崇,这不过是增加了曝光率,能够让你又足够理由掏钱的原因还是因为它符合你当下的审美。
回归到本次Dior的系列来说,Dior首次迎来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创意总监的mgc,她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Dior非凡时装档案,不可避免地选择自己最为所擅长的手法设计,但仍能看出一些Dior以往的经典硬朗轮廓,只是设计师的个人风格大于其而已,但不失为坏事,毕竟dior想要的不就是该效果么,这要从mgc在Valentino时说,因为mgc在Valentino时销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前面提及过Dior近几年销量不断下滑,作为一个品牌来说,必须要有一次改革性的颠覆,无论是好是坏,那么选择mgc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而关于2017ss的新dior系列,相信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设计师本人:“我非常关注周围世界,并致力于打造吻合当代女性形象的时尚风格,我希望这种时尚能陪伴她们羽化升华,让她们摆脱“男性/女性”、“年轻/年长”、“理性/情感”之间的既定窠臼,并呈现能令个人形象更加完满的额外特点。剑术是一种令思想与行动保持完美平衡的运动,能使心与灵和谐相融。女剑士的制服除了拥有特殊的保护部位,与男剑士的服装完全相同。女性的身体可与这身服装相契合,但另一方面又仿佛被这一廓形所雕琢。”想想一年前的Gucci是Gucci么?Alessandro Michele上任前的Frida Giannin所做的改革又是Gucci么?Alessandro Michele所做的改革相信比mgc还要更为夸张,褒贬不一,事实上这一年来数字告诉我们至少它的改革成功了,至于能坚持多久,是个未知数,毕竟身处时尚界,花无百日红。
这么一看,其实mgc不过是在做自己而已,在自己的基础上融入Dior的经典元素整体系列来说也根本不难看,如果你非要认为时尚圈多了一个华伦天奴,那么垫肩走红的元素似乎被许多品牌运用后是不是都成了vetements?因为那么一件单品来看似乎真的分不清楚。但当你仔细观察新Dior还是能够发现有所不同,毕竟元素根本没几个设计师能够创新,如今大家玩的都是复制和拼贴。作为一个面向女性的品牌,mgc也似乎更懂女人,更能使得时装与女性之间产生情愫,我认为Caroline Isse的评论就很中肯,不偏不倚的恰到好处的点评了该系列:我认为Dior将会更有女人味,更美,带有更多的装饰,时装屋有着强大经久不衰的廓形,她应该能用这段DNA好好发展,茁壮成长,还有那些时装档案…….。后面还有一段过于官方的措辞,就不放了。同时作为一个Raf Simons的粉丝(有能力购买该品牌的时装人士)表示:作为Raf Simons的粉丝,但对他在Dior的设计并不感冒,过于冷淡,所以我认为mgc能够带回一点柔软的,有韵味的东西。